王闰之约莫四十二三岁年纪,比秦朝母亲小上好几岁,因为这些年跟着苏轼东奔西走,饱经风霜,满脸皱纹,既显年老,也显多智,却一点不显得丑,而是不怒自威、凛然不可侵犯之相。
两人聊了几句,才转入正题,谈起李诗诗。
秦朝不知怎么,不想隐瞒王闰之,一口道出实情。
王闰之不相信李诗诗一夜之间从东京汴梁跑到了西京洛阳,瞧秦朝的神态和语气,觉得他不像是在说谎,一时间不知道说什么才好。秦朝见她为难,干脆当场给她当场一个人化作二十三个人的影分身,以及飞檐走壁的绝世轻功。王闰之不敢相信,却不得不信,拿不定主意,请他稍等片刻,自己急着寻苏轼商量。
见王闰之大失从容,秦朝心里不知为何产生了一种巨大的成就感,飘飘然如腾云驾雾,他明知不该,却控制不住。
王闰之寻着苏轼的时候,正是苏轼分不开身的时候,可王闰之实在不敢让秦朝久等,只好当众位宾客的面,假装犯了急病,晕倒在地,骗走了苏轼。刚甩开那些宾客,她的病就好了,弄得正为她的病担心得要命的苏轼傻了眼。当苏轼从她嘴里得知李诗诗的奇遇与秦朝的神奇,不止傻了眼,整个人全傻了,半晌后才回过神,喃喃道:“早知道武功这么神奇,就不该一心只扑在上,弄得现在‘白无一用是书生’,不如拿把刀上沙场杀敌,何其痛快。”
王闰之笑道:“苏家做文坛领袖还不够,难道还想当武林至尊?”
她的话如同一盆冰水浇在苏轼头上,让苏轼打了个冷颤,一下子完全清醒。苏轼满脸感激道:“惭愧!惭愧!若非夫人提醒,为夫再次酿下大错。”心想:咱大宋重文轻武,内中情由老百姓不懂,我怎么能不懂?怎么能犯糊涂?若不是太祖皇帝立下规矩,不杀士大夫,我就算有一百条命都早没了。若我学了武功,再高能高过朝廷吗?若我不是士大夫,脑袋还有吗?没了脑袋,要武功何用?
王闰之附耳小心翼翼地道:“若苏家不是文坛领袖,夫君绝不会如此多灾多难,时而被打压,地而被提拔,一手大棒,一手萝卜,不吃不行,吃了后,就算再大的抱负,都早被磨平了。”
苏轼点头道:“夫人所言甚是。但这次回朝,为夫心里是高兴居多,为了一点抱负,不惜一条老命。”
王闰之做了个隔墙有耳的手势,两人不再谈论朝政,一边说着家里的琐事,一边走向秦朝所在客房。他们不知道,刚才的一切都被秦朝看在眼里,听在耳里,一句不漏,一字不差。
见了年纪在五十三四岁左右的苏轼,秦朝心里感慨良多,嘴里滔滔不绝,自己都不知说了些什么,直到苏轼说他少年老成,才回过神,当即将北冥版的金刚不坏体神功散功,恢复了青年之身,旋即当着苏轼夫妇的面修炼,化作童子之身,接着再次长大,修炼回少年之身。事实显然比千万句话更有说服力,夫妇俩震惊之余百感交集,一千万句话都说不清。经过这些年的劳心劳力,夫妇俩的身体早就吃不消,按秦朝所知的历史,王闰之三年后早逝,苏轼死于十一年后。夫妇俩都很清楚自己身体的状况,一直很注重养生,但养生以养气为主,事业不顺气如何能顺,再精于养生也无力翻天。如今见识到如此神奇的武功,不由生出新的希望。
“武功练错了伤身,入了味能延年益寿,亦不例外。修身、齐家、治国、平天下,修身养性排第一。”苏轼说出心里早就存在的疑问,想听听眼前这位武林大家对此有何高见,与自己有什么不同。
下人早摆好酒席,坐着的只有苏轼夫妇和秦朝,允许在旁边站着的一个侍妾王朝云。苏轼不想那些下人听到他们的谈话,只好委屈王朝云在旁边侍候。当时接待贵客的时候,一般都是如此,别说用侍妾陪酒、端菜、歌舞、娱乐,就连侍寝都很正常,只是苏轼与王朝云感情比一般的夫妇还好,才觉得有些委屈王朝云,可除了王朝云,以现在的情形,苏轼实在找不出一个信用可用之人。
另外,苏轼有些担心秦朝看上王朝云,向他讨要,不好拒绝。
ef=
起点-< ~138~~看书~~网~ >-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,最新、最快、最火的连载作品尽在起点原创!亲!如果你觉得本站不错,还请记住本站帮忙宣传下哦 !本站哦 !